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,胡雪巖像往常一樣到里外放牛,他把牛趕到草地上吃草,自己便想去不遠處路邊的涼亭里休息下下。走進亭中,發現里面有一個挺大的藍布包袱,上前伸手摸了摸,硬邦邦的,又掂了掂,分量很重。出于好奇,他打開了包袱,想看看里面是什么東西。這一看,著實把他嚇了一跳,里面全是金銀財寶。
胡雪巖想了想,把包袱藏到草叢里面,然后好像沒事兒一樣,坐回那里等待失主。可是,一直到太陽快下山了,也不見有人過來,胡雪巖的肚子嘰里咕嚕叫了起來,但他還是忍住了饑腸轆轆,繼續坐在那里等候失主。
終于,有一個人神色慌張地跑了過來,開口就問:“小哥小哥,你有沒有看到我丟的東西?”
胡雪巖并沒有直接回答,而是很沉穩地反問:“你丟了什么東西?”那個人說:“丟了一個藍色的包袱。”胡雪巖聽到他這么說,才繼續問他:“里面都有些什么東西?”
那個人一聽就知道東西找到了,否則這個少年怎么會這樣問他呢?于是趕忙把里面的東西一一說出來。胡雪巖見他說得分毫不差,這才將包袱取出來還給了他。
包袱失而得得,失主當然高興,于是從中拿出兩樣東西,對胡雪巖說:“這個給你,算是對你的酬謝。”胡雪巖連忙拒絕說:“謝謝您,但是我不能要,這本來就是您的東西,我又沒有做什么,本來就應該還給您的。”
失主聽后,大為感動,于是告訴胡雪巖說:“我姓蔣,在大阜開有一家雜糧店。你這么好的小孩子,在這里放牛可惜了,如果你愿意,我收你當徒弟如何?”
胡雪巖又想了想,說:“我現在不能答應您,我要回去問過母親才行。如果母親同意的話,我當然樂意跟你去。”蔣老板一聽,更是覺得這個徒弟他收定了,所以就說:“好好好,我把地址留給你,如果你跟母親談妥了,就過來找我,我那邊給你安排好一切事情,你都不必擔心,我一定會好好教你。”
胡雪巖回家以后,把整個經過告訴了母親,母親聽后十分高興,兒子有這么好的機會要當要去,這是求之不得的事情。于是,胡雪巖十三歲的時候,獨自一人離開了家里,開始了他的學徒生涯。這是他的第一次機會。
胡雪巖在大阜雜糧行里面的勤快自不必說,老板交待的事情,當然是一絲不茍;老板沒有交代的事情,能做也盡量去做。
時間就這樣飛快地過去了兩年,轉眼間胡雪巖到了十五歲了。
這一年,一位金華的客商來雜糧談生意,可是剛到大阜就病倒了。這位客商正是一家金華火腿行的掌柜,他在大阜舉目無親,無人照顧,拖著病體又回不了金華,心里十分著急。身體本來就不好,再加上急火攻心,病情就更加嚴重了。胡雪巖得知此事后,就趕到他的病榻前,一連多日給他端藥送飯,忙前跑后,照顧得十分周到。在胡雪巖的精心照顧下,沒過多久,客商的病體就痊愈了。他十分感動,就問雜糧行的蔣老板怎么會有這么好的徒弟。于是,蔣老板把自己包袱失而復得的事情,以及胡雪巖在自己店里的表現跟他詳細地說了一遍。
金華火腿行的掌柜聽后大為感嘆,就主動問胡雪巖:“我們那里比大阜好玩得多,你隨我一起到金華如何?”胡雪巖還是同樣的態度:“謝謝您的厚愛,但是這個我必須要先問過我的老板才行。老板同行,我才可以答應您。如果老板需要我在這里,雖然我想去,但是也不能跟您走,請您理解。”
胡雪巖把金華掌柜的意思告訴了蔣老板,蔣老板欣然答應,因為金華火腿行要比自己的雜糧行規模大上許多,對胡雪巖而言,也是一個更大的機會。于是,胡雪巖從大阜來到了金華。
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大家:人生就是不斷做出階段性的合理調整。無論做什么,都要兢兢業業。
胡雪巖到了金華也是一樣的勤快,凡是份內的事情做得很好,自然不必言說;份外的事情也盡量去學。由于金華火腿行的規模比較大,所以跟杭州的錢莊都有業務往來,胡雪巖從那時,認識了銀票。胡雪巖決心,以后一定要進錢莊當學徒。
胡雪巖碰見錢莊來收賬的人,總是問長問短:你們錢莊有沒有學徒呀?他們都學些什么呀?都做些什么事情之類。對自己想去的事情卻決口不提。
一有時間,胡雪巖就會練習打算盤,因為要想當錢莊的學徒,算盤是必須打得熟練。再就是練習書法,練習珠算。
每次與錢莊的人核對賬目的時候,他都不用算盤,全靠心算報賬,長時間下來,算得又快又準。時間一長,錢莊里的人注意到了他。
錢莊里的人見胡雪巖又勤快又好學,不由地跟他的掌柜談論起來。掌柜把以前的事情一說,客商覺得他不光勤快好學,而且還拾金不昧、誠實守信,于是馬上說:“我們錢莊很需要這樣的學徒,掌柜的是否可以讓他到我們那里去學徒?”就這樣,胡雪巖又得到了很好的機會。一個人除了能把握機會,還要能自己創造機會,讓對方了解你有什么本事,這個更加重要。
一個人確定了方向以后,不要先考慮眼前有沒有機會,而要先做好自己能做的準備,等到一切準備充足了,機會自然水到渠成。

上一篇:雞湯和星座都沒辦法讓你成功